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是加快数字化发展、建设数字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。北海市财政局坚持将数字化、高效化、便民化思维贯穿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全过程,着力打通“信息链、民生链、应用链”,财政票据实现从“纸质时代”迈向“无纸化时代”,以优质高效服务惠企利民促发展。
一、着力打通横纵向连接“信息链”
按照自治区财政厅统一部署,积极开展财政电子票据改革试点工作,把财政电子票据改革作为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、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,充分发挥广西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优势,全面启用自治区统一版本的12种财政电子票据,实现财政端口、单位端口同时与广西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的横向连接,以及与市、县的纵向连接。经过全面动员、上下联动,2022年底全市已完成教育、卫生、行政事业、社会团体四大类单位端口建设,为电子票据使用打通数据传输通道,全流程全链条实现电子化“无接触”,真正让“数据多跑路,群众少跑腿”。
二、着力抓住关键性领域“民生链”
坚持“先试点后推广、市本级先行”的工作思路,选择群众关注度高、痛感强的关键性领域,加强部门间协调合作,率先在医疗、公安、教育等用票量占比80%以上的关键性民生领域打响“头炮”,再逐步扩大到社会团体、慈善组织等所有用票单位。截至目前,累计开出财政电子票据 2532万张,开票金额 115亿元,开票量逐年大幅度增长,已基本代替纸质票据。
三、着力打造便利化程度“应用链”
大力助推市本级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上线运行,加快推进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、自助缴费等“24小时不打烊”智能化服务。当事人通过手机即可完成证照费交纳、电子票据领取和查验等事务,极大减少当事人的办理时限。截至目前,全市用票单位均实现线上开票服务,每年节省财政票据印刷费200万元。
下一步,北海市财政局将持续深化财政电子票据改革,有效实现“数据控费”“源头管理”,防止“乱收费、乱摊派”等不合规收费现象,助力“减费降费”政策执行。
区财政厅办公室
附件
关联文件